新周报 总第926期
2025-05-30 14:40 知音官网发布
重庆谈判前毛泽东给蒋介石的三封复电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是战时中国的陪都,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1945年8月14日至23日,蒋介石曾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毛泽东针对蒋介石的电文三次复电。中共中央政治局立足于和平、民主、团结的大局,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三人赴重庆与蒋介石会面,与其进行这一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重要谈判。
毛泽东:门外有一块绊脚的大石
1945年1月1日,蒋介石发表元旦广播演讲,宣布将召开“国民大会”,“颁布宪法”,“以归政于全国的国民”等等。对于蒋介石的这些套路,中国共产党的心里明镜似的,针锋相对地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等一系列主张。
2月5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说:“我们不赞成在国土未完全恢复前召集任何国民大会,因为旧的国大代表是贿选的过时的,重新选举则在大半个中国内不可能。”
同年4月23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开幕。毛泽东向大会提交了《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报告,他在大会上说:这与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相比,是“代表另一种中国之命运。……我们这个大会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全国人民解放出来”。紧接着,国民党六大在重庆召开,通过了《对于中共问题之决议案》,极尽污蔑诋毁。第二天,蒋介石在作内部报告时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
国共之间由此形成紧张局面,中间势力感到焦虑不安。7月1日,褚辅成、黄炎培、冷遹(音yù,读“玉”)、傅斯年、左舜生、章伯钧六位参政员从重庆飞往延安。短短的三天里,毛泽东多次同他们倾心相谈。六位参政员认为国内团结有绝对的必要,并指出国共双方都有愿意恢复谈判的意愿。毛泽东说:“双方的门没有关,但门外有一块绊脚的大石挡住了,这块大石就是国民大会。”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提前出兵中国东北。
抗战胜利来得如此突然,令蒋介石有些措手不及。他连下三道命令,一面要中共领导的军队“原地驻防待命”,不得向日伪军“擅自行动”,一面又命令国民党军队“积极推进,勿稍松懈”;同时命令日伪军“切实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只准接受国民党军的收编;还调动大批国民党军向华北、华中、华南各解放区逼近。
但蒋介石的精锐主力远在西南、西北地区,调兵遣将十分困难。蒋介石必须想出一个缓兵之计。8月14日,他致电毛泽东:“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毛泽东批评蒋介石:我们认为这个命令你是下错了
毛泽东针对蒋介石要中共军队“原地驻防待命”的命令,于8月13日为新华社撰写社论《蒋介石在挑动内战》,社论说:“中国人民要求,中国解放区抗日军队有在朱德总司令指挥之下,直接派遣他的代表参加四大盟国接受日本投降和军事管制日本的权利,并且有参加将来和会的权利。”8月13日和16日,毛泽东又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给蒋介石发去电报。第一个电报批评蒋介石:“我们认为这个命令你是下错了,并且错得很厉害,使我们不得不向你表示:坚决地拒绝这个命令。”第二个电报说:“我提起你注意目前中国战场上的这样的事实,即在敌伪侵占而为你所放弃的广大沦陷区中,违背你的意志,经过我们八年的苦战,夺回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解放了过一万万的人民,组织了过100万的正规部队和220多万的民兵……建立了19个大块的解放区……我们至今还抗击和包围着侵华(东北不在内)日军的百分之六十九和伪军的百分之九十五。而你的政府和军队,却一向采取袖手旁观、坐待胜利、保存实力、准备内战的方针,对于我们解放区及其军队,不仅不予承认,不予接济,而且以94万大军包围和进攻他们。”……(阅读完整内容,请购买当期《新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