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凤阁官方网站入口_全国兼职凤凰楼信息,300元快餐不限次联系方式qq,风楼阁官网入口

新周报 总第923期

2025-05-30 14:39 知音官网发布

遵义会议前后周恩来难以替代的特殊贡献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上的第一次伟大转折。这个伟大转折不单单是这一次会议创造的奇迹,而是遵义会议前后系列会议合力作用的结果?;毓苏舛尾ɡ阶忱睦罚芏骼捶⒒恿耸侄捞氐淖饔?,作出了不可替代的特殊贡献。
 
遵义会议前:坚持以民主集中制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湘江血战后,强大的敌军继续在“追剿”,中央红军处境仍极端危险,不得不进入深山僻壤、交通不便,又要能筹集到一定给养的县域前行。党中央一路走,一路开会,讨论红军“奔何处”和“怎样奔”的路线问题。周恩来后来回顾这段历史说:进入湘桂交界处,从老山界开始,中央一路开会,争论愈益激烈。
       在遵义会议前召开了三场政治局会议(注: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期间,周恩来坚持运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恢复党内集体领导,尤其在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络的情况下,一步步以任务分解的方式,夯实了遵义会议召开的条件,成为遵义会议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预演”。
       一是主持通道会议,恢复民主议事。由于湘江之战损失惨重,博古、李德情绪波动大,指挥中央红军的主要任务继续落到周恩来肩上。1934年12月中旬,红军到达湘西南边陲的通道县。国民党军为阻止中央红军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在通道东面和北面诸县构筑碉堡,集结近20万军队,布置了一个大口袋,等待红军去钻。面临五倍于己的强敌,中央红军如按原定计划北上湘西,势必陷入敌人布下的口袋阵,遭受可能全军覆没的灭顶之灾。在此之际,中共中央于12月12日左右召开临时紧急会议——通道会议,由周恩来主持,不是领导核心的毛泽东应邀到会,陈述了反对北上湘西去贵州的意见。张闻天、王稼祥在转移途中已被毛泽东说服,完全赞同毛泽东的意见。周恩来早就对李德的指挥不满,也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博古虽不再坚持,但也没放弃最终北上与二、六军团会合的既定战略方针。只有李德还顽固坚持立即北上湘西,反对进军贵州。会议为争取博古同意,只明确立即西进黔东而不北上湘西。中革军委命令先头部队攻占黎平,打开入黔通道。
通道会议只解决了“万万火急”的进军路线,并未解决战略方针分歧。这就是通常说的战术“转兵”,并非战略“转兵”。尽管如此,通道会议是中央高层第一次否定李德的意见,为毛泽东重新崛起开辟了道路,为遵义会议改组中央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是主持黎平会议,以集体决议确定战略转向。通道会议仅仅在仓促间于口头上通过了毛泽东的意见,因此,周恩来再一次主持黎平会议是希望“趁热打铁”,将毛泽东的正确“转兵”主张以政治局决议的方式进行巩固并落实。黎平会议中后期,斗争依然非常激烈,就战略方针激烈争论了一天一夜,周恩来坚持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形成和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的决定,坚持以集体决议的方式,否决了李德一意孤行的错误指挥。
       三是主持猴场会议,以组织原则“限李(注:李德)”。1934年12月31日的猴场会议,是遵义会议召开之前的最后一次重要会议?;嵋樽鞒隽恕豆赜诙山笮碌男卸秸氲木龆ā罚嵌岳杵交嵋榫鲆榈闹厣旰凸岢梗褐芏骼丛诨嵘现厣炅死杵交嵋榫?,坚持渡江北上建立新苏区,并强调加强中央政治局对作战方针的领导,基本上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李德的军事指挥权。猴场会议达成“限李”的关键,正是在于“军委在政治局做报告,加强政治局对军委的领导”这一政治局议事原则的形成。周恩来作为此时军事上最高负责人,是这一原则的设计者,实际上是通过组织原则的强化,恢复了军委接受政治局集体领导的方式。
 
遵义会议中:做“副报告”为团结统一排障清险     
       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15日始,至17日结束。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成员博古、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朱德、陈云、王稼祥、刘少奇、邓发、凯丰;军队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还有中央秘书长邓小平;李德和翻译伍修权列席会议……(阅读完整内容,请购买当期《新周报》)